OpenI海藻項目由鵬城實驗室與北京大學聯合貢獻,是一個可配置指令集和微架構的AI開源芯片項目,解決AI應用多樣和快速變化的定制算力需求。項目旨在降低處理器開發的入門門檻,提供復現已有技術和嘗試新技術的基礎框架。期望以開源AI處理器作為基礎,賦能小市場針對碎片化需求來定制化開發產品;積累開源的微架構部件,賦能支持新算法架構的敏捷開發。

此次Open Tech Summit China 2019上,鵬城實驗室和清華大學OpenFIESTA聯合推出基于OpenI海藻的開源AI處理器敏捷開發工作坊。
參觀鵬城實驗室
開放式AI芯片-OpenI海藻介紹和應用場景討論
下午 16:00~18::00
工作坊- OpenI海藻開源AI處理器敏捷開發
(b) 講解指令集設計細節,以及將微架構模塊內部數據通路的配置信號和微架構模塊間的同步信息的分解為兩層指令架構的思路。
(b) 介紹基礎硬件util模塊庫,以及基于模塊庫的Varec處理器架構的功能實現。
(b) 介紹基于Xilinx SDAccel環境的驗證與運行平臺,實現微架構的上板運行。

InputData / OutputWisdom
大會主題:平臺筑基、標準張脈、開源賦能
指導單位
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
主辦單位
鵬城實驗室
中關村視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承辦單位
OpenI啟智社區
執行單位
雷鋒網
合作社區及支持單位
COPU、CSDN、AI研習社、開源中國、開源社、APACHE基金會、Linux基金會、
RISC-V基金會、GDSAIR(粵港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
顧問及指導委員會(AITISA專家委員會)
潘云鶴院士等
組織委員會(OpenI理事會及AITISA秘書處)
主席:高文院士
副主席:張偉民、李世鵬
委員:蔣曉黎、田永鴻、尹剛、吳文峻、吳甜、章文嵩
技術委員會(OpenI技術委員會)
主席:黃鐵軍
委員:邱景飛、馬艷軍、曹祥、林達華、曾煒、黃之鵬、余躍、劉祥龍
秘書處(OpenI秘書處)
劉明、浦剛、趙海英、胡江禮、張俊
座談主題:AI的邊界
下午
專題論壇1:“AI開源基礎設施及環境”;
專題論壇2:“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
專題論壇3:“聯邦學習與開源數據湖”;
座談主題:開源的能量
下午
專題論壇4:“5G+AI+AVS及全國AI大賽”;
專題論壇5:“AI開源教育與治理”;
專題論壇6:“AI開源項目與社區”。
(Road Show 路演):
7月 OpenI/O RS1-“開放數據”(滴滴、美團、源力、曠視、清華等)
8月 OpenI/O RS2-“啟智海參”(鵬城實驗室,華為,武漢大學、北大、中科大),綠色計算大賽(代碼標注)
9月 OpenI/O RS3-“AI開源”, CSDN AIpro開發者大會
10月 OpenI/O RS4-“啟智DL”(商湯、一流科技、北大法學院、鵬城實驗室、騰訊等)
11月 OpenI/O RS5-“啟智海藻”(北大、鵬城實驗室等)、清華OpenTechSummit Asia
12月 OpenI/O RS6-“啟智縱橫”、AITISA 9th標準會議/5th OpenI會議(開源AVS3)
( 啟智沙龍/瑪拉松)
2、OpenI/O RS7-”開源數據湖“(鵬城實驗室、北大、北航、亞馬遜、騰訊等)
3、OpenI/O RS8-”啟智無人社區“(北航、源力、中國自動化學會等)
4、OpenI/O RS9-”啟智章魚“,異構計算聯盟大賽(鵬城實驗室、計算所、北大等)
5、iHub集訓營(AI開發者、RISC-V工程師),中美Hackson挑戰賽(鵬城實驗室、CMU等)
……
AI科學家/AI工程師/AI開發者
歡迎加入
掃描二維碼了解詳情
排版 | OpenI秘書處媒體組